香港跨境貨車司機的新年展望:​期待新當選議員傳遞工友聲音

駕駛貨車從香港機場或碼頭一路向北,經由上水進入文錦渡路,跨過深圳河進入內地——這是40歲的女貨車司機韓雪過去10年來走過上萬遍的路線,也是近萬名香港跨境貨車司機每天工作的縮影。

  2021年12月19日是香港特區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韓雪特意為此增加一項日程:先去為心儀候選人投下一票。這一天,不少香港跨境貨車司機都繞道票站投票,還有休假的司機做起全日義工。「新一屆立法會能為市民做實事,我當然要支持。」韓雪說。

  貿易及物流業向來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不少跨境貨車司機見證了香港和內地的不斷融合,也由此收穫了大量的訂單與豐厚的酬勞。

  先後經歷社會動盪與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重考驗,香港物流運輸業幾經跌宕。日前,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結果順利產生,標誌着香港走出「政治泥沼」、開啟良政善治的全新篇章。新的一年,多位香港跨境物流司機期待新當選議員能真正聚焦經濟和民生,並把工友的聲音帶進立法會,幫助他們爭取更多合理權益。

  「黑暴」不再

  2019年的那場社會風波已成過去,但韓雪對「黑暴」肆虐帶來的傷害,依然心有餘悸。



香港女貨車司機韓雪,每天駕駛貨車往來粵港兩地。

  今年40歲的韓雪祖籍安徽,十多年前來港,並拿到了香港身份證。為了謀生,她一頭扎進跨境貨運的「男人堆」中,並逐漸愛上這份工作。她身材嬌小,與大型貨車對比明顯,但長年坐在駕駛座上她,早已練就一身嫻熟的車技,對貨車控制自如。

  10年過去了,韓雪駕駛的貨車幾乎從未出過意外,最驚險的一次出現在「修例風波」期間——當時她駕駛貨車從深圳送貨後回到香港,在路上遭遇了一班暴徒攔路擋道。

  「他們(暴徒)在路上放置石頭,阻礙車輛通行,但我趕着交回貨櫃,只能硬着頭皮小心翼翼開過去。隨後突然有人迎面向我砸來一個汽油瓶。我當時急剎轉彎躲過,汽油瓶就在車側不遠處燃燒。要知道,貨車最忌急剎,如果貨車不幸被汽油瓶砸中,或者造成側翻,後果不堪設想。」

  回顧當時驚險的情形時,韓雪顯得有些激動。她不明白,跨境貨車司機向來兢兢業業,運輸供港物資和進出口貨品,為何要遭到暴徒如此對待。

  遭遇過相似「噩夢」的,還有56歲的香港跨境貨車司機鄧志偉。他從20多歲就開始從事跨境貨運,如今已有30多年的駕齡。他向南都記者表示,「修例風波」期間成了他工作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日子。

  「有一次走到屯門隧道,被暴徒設障擋住出口被困數小時。當時我一車都是貨,貨櫃都是以交貨計算收入,不能按時交貨,我就收不到錢,公司還要賠償買方的損失,幸好買方公司也知道香港當時的情況,知道不是我們的過錯,最終沒要我們的賠償。那次算是我們幸運。」鄧志偉說,「修例風波」時,每天都擔心着暴徒封路甚至燒車。

  香港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主席陳迪手,當時深刻看到社會風波對香港物流運輸行業造成的傷害。他說,當時因為香港一系列社會事件,不少國際貨櫃甚至放棄停靠香港,讓貨車司機損失大量貨運單。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2019年9月香港進出口貿易總貨值僅7270億港元,較2018年同期下跌近9.5%。

  陳迪手還透露,當時他還曾收到消息,有暴徒打算癱瘓文錦渡口岸,他立馬上報相關部門,在特區海關和警方努力下,暴徒的企圖最終未能得逞。「跨境貨車每天運輸着大量供港物資和進出口貨物,被癱瘓後果十分嚴重。」

  從香港國安法落地實施,到完善選舉制度,香港步入由亂及治、由治及興的正軌。陳迪手說,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社會很快便恢復了往日的平靜,暴徒堵路破壞的景象不再出現。如今,即使疫情仍未平息,但自社會風波停止後,香港進出口貨值也已經恢復增長。

  2021年10月,香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同比分別上升21.4%和17.7%。前10個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同比上升26.7%,商品進口貨值同比上升25.5%。

  2021年12月19日是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不少香港跨境貨車司機專門繞道票站投出心中一票。「以前覺得立法會選舉離我們很遠,但經過社會動盪後,就覺得沒有什麼是必然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確保選出真正愛國愛港的人士,為市民做實事。」鄧志偉說。

  窗景變遷

  64歲的香港退休貨車司機莊榮當日也去投了票。

  莊榮是柬埔寨第三代華僑,不滿15歲時便和家人來到香港,不僅見證了內地與香港融合,也享受了祖國發展的巨大紅利。

  上世紀70年代末期,隨着內地開始改革開放,不少港商將目光投向深圳河的另一端。1978年,文錦渡口岸正式開放通車,貨運汽車可以直接進出香港和內地兩地運營,邁出了歷史性一步,香港轉口貿易發展也由此變得如火如荼。  



現已退休的64歲的香港貨車司機莊榮,曾在皇崗口岸開通當日留影。

  莊榮回憶,當時在葵涌貨櫃碼頭上,碼頭工人熱火朝天搬卸貨櫃,日均處理超過一萬個標準貨櫃。雪花般的訂單從內地傳來,催生越來越多香港人投身跨境貨運行業。當時30多歲的他,也由此投身成為一名跨境貨車司機。

  他經常從香港的貨櫃碼頭將進口的糖果、罐頭和衣物裝車運至廣東省各地,再把汕頭的瓷器、江門的藤製家具運至香港碼頭,銷往新加坡和歐美。初期,文錦渡口岸成為了他每日必經之路。

  「文錦渡口岸很小,那時候都擠滿了車,人工報關效率不高,特別擁擠,我們經常一等就是十幾個小時。如果去汕頭等較遠的地方,需要預3日來回,每次出發前,要備好糧食和水,一周跑3次長途的話,貨車都成了家。」莊榮回憶道。

  隨着深港兩地經貿來往日益密切,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港深兩地在文錦渡口岸以東和以西分別設立了沙頭角口岸和落馬洲-皇崗口岸。2000年起,香港和深圳分階段擴充了港深之間的口岸設施,逐步推進電子報關系統,簡化清關手續、加快清關速度,進出深圳越來越便捷。2007年,深圳灣口岸亦開通。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這些變化,莊榮一路見證。

  從事跨境貨車司機近30年後,莊榮自2018年底退了下來。在回顧跨境貨運的生涯時,他表示,跑貨運非常辛苦,但得益於香港和內地的融合,訂單不絕酬勞也高,靠着年輕時的奔波打拼,他在香港置了業,對此充滿感恩。

  如今,與莊榮幾乎同期入行的鄧志偉,依然堅守在跨境貨運的路上。2020年8月26日,鄧志偉再見證了港深陸路貨運口岸——蓮塘/香園圍口岸正式啟用,他對此感慨萬千。

  「近30年來,港深口岸從1個變到了7個,而車窗外的內地景色,也由原來的低矮平房、泥濘小路變成了高樓大廈和平坦大道,讓人不得不感嘆,祖國的發展真的日新月異。」他說。



2021年12月19日是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56歲的香港跨境貨車司機鄧志偉做起義工,為他心儀的候選人拉票。

  隨着內地發展越來越好,鄧志偉在2015年成立了一家跨境物流公司。他表示,國際上轉口港競爭越發激烈,近年來香港碼頭貨運訂單在減少,他期望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內地,尋找到更多機會。

  傾聽民聲

  從事跨境貨運10年的韓雪對內地的發展,也同樣充滿着驚嘆。出生於安徽農村的她,在香港打拼多年後,也在深圳買了房,如今要供一對3歲的雙胞胎女兒生活和讀書。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香港與內地「封關」已600多天,但兩地貨運一直如常。近萬名的香港跨境貨車司機,承擔着每日供港生活物資供應和香港作為國際航運樞紐的進出口貨物運輸。韓雪是其中的一員。

  香港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主席陳迪手坦言,受疫情持續的影響,不少跨境貨運司機因工作壓力大,長期與家人分離等的因素已離開了跨境運輸的行業,而願意「入行」 的年輕人則越來越少,從事香港跨境貨運司機從以往的1.4萬名到如今只剩下約8000人。

  「我已經1年沒有回家看女兒了,無數次經過家門卻不能回。」仍在堅守的韓雪無奈地表示。

  出於防疫的需要,安家在內地的跨境貨車司機,每天並不能直接回到內地的家,必須要先隔離14天。但像韓雪這樣靠工作養家糊口的司機,卻耽誤不起這麼長的時間,為了拉貨掙錢,他們大多數人選擇不回家。

  讓韓雪稍感安慰的是,深圳把一些酒店專門劃為跨境司機服務驛站,供跨境司機暫時落腳居住,還對像韓雪這樣內地有家卻不能回的司機豁免住宿費用。對那些長期回不了家的司機來說,這裡某種意義上的另一個「家」。

  2021年12月7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隨着香港與內地召開的對接會議取得階段性成果,內地專家認為香港已具備通關條件,但香港何時能與內地通關,尚未最終落實具體日期。她表示,通關初期會以工商界人士為主。

  看到免檢疫恢復通關「曙光」的韓雪,為此曾再次感到擔憂,因為即使恢復通關,作為跨境貨車司機的她,也未必符合優先原則。隨後,香港工聯會幫助韓雪等非商務人士召開記者會,呼籲特區政府充分考慮因人道及恩恤需要的非商務人士期望免檢疫到內地的需求,給予一定的通關配額。

  「如果沒有這些為工人發聲的組織,我們的聲音將很難被聽見。」韓雪說。在這次香港特區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韓雪把手中的一票投給了工聯會的成員,在隨後誕生的90名議員中,香港工聯會有8人入選,韓雪對此感到高興。

  2022年到來,被問及新一年的願望,同樣把票投給香港工聯會成員的鄧志偉說,期待新任議員能真正聚焦經濟和民生,並把工人的聲音帶進立法會,幫助他們爭取更多合理權益。

  韓雪仍在盼望着恢復通關日期的具體落實,並對此充滿希望。「我們都是中國香港人,香港人愛香港,那香港就有未來。」

發佈日期:香港跨境貨車司機的新年展望:​期待新當選議員傳遞工友聲音